搜索
查看: 65560|回复: 69

[版主评测] 雷电3 WTG方案第二弹:西部数据 SN750 + 阿卡西斯 FA-TB34 硬盘盒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9 23: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普通帖子
帖子关键词: -
之前我们一直在玩各种USB 3.1 to SATA的WTG方案,以及用较低的价格实现基本的WTG体验的UFS闪存盘方案。前不久我们分别给大家带来了USB 3.1 to PCIe NVMe方案和Thunderbolt to PCIe NVMe方案的评测,就是下面这两篇帖子,没看过的建议先去看一下,很多问题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可能是最小体积的 读写1GB/s WTG方案——西部数据 SN520 + RTL9210
https://bbs.luobotou.org/forum.p ... id=45043&fromuid=17
(出处: 萝卜头IT论坛)
可能是目前最顶级的 2TB Thunderbolt 3 NVMe 便携WTG方案 开箱评测
https://bbs.luobotou.org/forum.p ... id=45035&fromuid=17
(出处: 萝卜头IT论坛)

所以,为什么会有今天这个帖子呢?一方面是因为上次的Thunderbolt to PCIe NVMe方案虽然已经超越USB方案很多,但依旧没有达到雷电方案的理论性能:

雷电3的接口速率是40Gbps/8=5GB/s,但目前主流的PCIe Gen3 X4 NVMe SSD最多也就是读写3GB/s左右,所以加上各种损耗理论上最高能有读写2.5GB/s就很不错了;


所以我们今天主要就是想搞一个Seq速度尽可能炸裂的WTG方案。至于另一方面原因,请看这个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g-15FEvLofmZKBgkEGJ2Q


379的雷电3硬盘盒啊,他不香吗?而且这货跟我上次649买的奥睿科雷电3硬盘盒的电路板和数据线都是一模一样的,只有外壳和包装是不同的,


是的你没看错,我上次不是说过奥睿科只是做个外壳贴个牌,电路板和线缆都是采购的,这次的阿卡西斯也是如此,我发现这个电路板跟佳翼的也一样,


这应该也就是雷电3硬盘盒的底价了(成本价+一些最基本的费用,赔本赚吆喝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一下,这种雷电3硬盘盒的成本价也就是300块左右,

其实在充电头网这次搞这个硬盘盒的团购的很久之前他们就有搞过这个硬盘盒的试用(我记得只有50个名额),只不过当初还要写申请材料什么的,我当时比较忙,就没有参与。


不过当时也不是白送的,也是可以团购优惠价购入,价格我记得是RMB 364.5。也正因如此,网上一堆这个硬盘盒的开箱评测,所以这里我就不给大家拍开箱的过程了。


上次我们选硬盘的标准是容量足够大,且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性能尽可能的强。而这次就不一样了,为了最大性能,我决定将目标容量定为1TB,这是目前比较均衡的容量,


然后其实也没啥好选的,主流方案也就是在三星和西部数据之间选(海盗船等用白片的品牌直接pass掉不作考虑,东芝闪迪英特尔性能还差点意思)。

虽然三星的存储产品近些年来一直是行业领先,但价格也是偏高,三星最新的使用96层3D TLC的970 EVO Plus 1TB要RMB 1899,这已经比海康威视C2000 Pro 2TB版还要更贵了,

果断打扰了。同价位比性能,同性能比价格,然后再综合其它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量之下,决定转投西部数据阵营,最终入手了西部数据SN750。(其实SN720也不错,是性价比之选)


因为西部数据SN750所有版本都是单面PCB布局的原因,导致无论是4K性能还是Seq性能,按照官方标称数据1TB版本都要2TB版本强一些,再加上刚过完双十一的我过于贫穷,果断选1TB版本。


好了,废话少说,直接进入测试环节:

1.Windows 性能测试(所有测试均在GUID分区图的NTFS文件系统下进行)



如果连接到一台不支持雷电3的Windows PC,就会提示功能受限,并且不能正确识别设备


002.PNG

CrystalDiskInfo 测试


003.PNG

trimcheck 测试


004.PNG

Windows To Go 磁盘测试
这里解释一句,4K要达到30MB/s才能有“Platinum”(铂金)等级,所以单从WTG这一点来看,这个盘还不如CF盘了,甚至不如某些UFS闪存盘

005.PNG

ATTO Disk Benchmark 测试


006.PNG

IsMyHdOK 测试


007.PNG

CrystalDiskMark 测试


008.PNG

TxBENCH 测试


009.PNG

AS SSD Benchmark 测试


010.PNG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测试


011.PNG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测试


012.PNG

AJA System Test 测试


013.PNG

读写可靠性测试


4K.png

IOmeter 4K QD32 随机写入测试
IOmeter测试原始数据: 西部数据 SN750 1TB 阿卡西斯 FA-TB34 雷电3硬盘盒(Intel JHL6340 方案) 4K QD32 .xlsx (340.55 KB, 下载次数: 981)

SEQ.png

IOmeter 连续写入测试
IOmeter测试原始数据: 西部数据 SN750 1TB 阿卡西斯 FA-TB34 雷电3硬盘盒(Intel JHL6340 方案) 连续写入.xlsx (624.49 KB, 下载次数: 982)

4K4.png

USB 3.1 to SATA/USB 3.1 to PCIe NVMe/Thunderbolt 3 to PCIe NVMe IOmeter 4K QD32 随机写入对比
IOmeter测试原始数据: USB 3.1 to SATA_USB 3.1 to PCIe NVMe_Thunderbolt 3 to PCIe NVMe 4K QD32 随机写入.xlsx (1.31 MB, 下载次数: 955)

SEQ4.png

USB 3.1 to SATA/USB 3.1 to PCIe NVMe/Thunderbolt 3 to PCIe NVMe IOmeter 连续写入对比
IOmeter测试原始数据: USB 3.1 to SATA_USB 3.1 to PCIe NVMe_Thunderbolt 3 to PCIe NVMe 连续写入对比.xlsx (2.43 MB, 下载次数: 1014)

将测试数据放入上次三种方案对比的表格中,可以发现SN750的Seq性能比较优秀,且较为稳定,而C2000Pro则是4K性能比较优秀,(两个硬盘盒虽然不同,但也仅会影响散热,二者的电路板和线缆都是从第三方采购来的一模一样的方案,因此完全可以做到控制变量去对比分析。)

其余结论不变:

采用USB 3.1 to PCIe NVMe方案的西部数据 SN520 512GB + 佳翼 i9-GTR 硬盘盒(Realtek RTL9210 方案)仅在前100s比采用USB 3.1 to SATA方案的CHIPFANCIER NANO的4K性能强15%左右(38000-33000)/33000=15.15%,后面稳定性明显不如CHIPFANCIER;SEQ性能就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完全没有发挥出USB 3.1 to PCIe NVMe方案的理论优势,整体表现远不如跑分那么好看。

如果你在USB 3.1 to SATA和USB 3.1 to PCIe NVMe方案之间纠结,那我建议你果断选采用USB 3.1 to SATA方案的CHIPFANCIER NANO,无论是4K还是SEQ都表现的十分平稳,是目前最均衡最稳定也最完美的WTG方案。

而采用Thunderbolt 3 to PCIe NVMe海康威视 C2000 Pro 2TB(SM2262EN定制版 + UNN2TTE1B1JEB1*4)+ 奥睿科 SCM2T3-G40 雷电3硬盘盒(Intel JHL6340 方案)无论是从性能还是价格上相较CHIPFANCIER NANO都具有碾压性的优势;

目前没能普及开来主要还是因为上手成本较高,(雷电接口跟之前苹果搞出来的IEEE 1394 FireWire(火线接口)一样,一直就是小众高端的东西,)电脑必须有雷电接口才能使用,而拥有雷电接口的电脑都是高端笔记本或主板,售价普遍较高。

不过英特尔已经开放雷电技术授权,相信未来雷电接口普及指日可待(雷电3是USB4.0的可选项)。如果你的电脑有雷电接口建议首选Thunderbolt 3 to PCIe NVMe方案,当然前提是你不在意缝隙、漏光,以及质保等问题。(其实我觉得十年质保也够用了)

详细可以看看我这个帖子:可能是目前最顶级的 2TB Thunderbolt 3 NVMe 便携WTG方案 开箱评测

2.macOS 性能测试(所有测试均在GUID分区图的exFAT文件系统下进行)

DiskSpeedTest.png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测试


截屏2019-11-2909.29.09.png

AJA System Test 测试


截屏2019-11-2909.35.14.png

ATTO Disk Benchmark 测试

(楼下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0 01: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来对比下外观:

最开始那次试用的活动我没有参加就是有些担心这个硬盘盒和佳翼那个一样为了散热在边上开洞,然后就会从洞往硬盘盒内部进灰,现在看来显然是我多虑了,侧面两个散热片的造型和硬盘盒内部不是连通的,并且硬盘盒电路板采用3/4颗螺丝固定并且附有挡板,硬盘盒主体外壳的金属后盖也是用四颗螺丝固定,整体结构牢固且稳定。

不过还是有两个缺点,一,这个后盖和硬盘盒一圈必然是有公差的,长期使用无法避免这个缝隙里会进灰;二,这两个黑色的橡胶条很容易沾染灰尘,要经常擦,而且橡胶条和硬盘盒之间是用双面胶固定的,而硬盘盒在工作时又一直会发热,双面胶难免会老化,长期使用可能胶条会脱落,还是要长期使用经受时间的考验我们才能知晓。

001.jpeg

不过还是要吐槽一下,这是不小心印错了懒得改还是工人英语不好,查阅英文版维基百科得知深圳的英语应该是“Shenzhen”,大写就是“SHENZHEN”,他这少打了个“Z”

还有这个硬盘盒的名字也很奇怪,HDD是Hard Disk Drive的缩写,意为硬盘驱动器,不过一般认为HDD是指机械硬盘。与其对应的是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

另外还有HHD(Hybrid Hard Drive)混合硬盘。他这里写SSD更为合适吧,或者干脆写M.2 PCIe NVMe也行,写HDD感觉很容易被人误解,好好学英语就不会出这种错了


002.jpeg

包装上写的是“Shenzhen”,没少打“z”,可见确实是少打了一个字母


003.jpeg

厚度其实跟奥睿科那个硬盘盒差不多,只不过奥睿科把厚度用来“凹造型”了,而阿卡西斯这个则是把PCB反向放置,并且用厚度弥补了USB-C接口太靠边的问题,插线就不会把桌子垫起来了


004.jpeg

CHIPFANCIER NANO C与佳翼i9-GTR以及阿卡西斯FA-TB34面积对比


005.jpeg

CHIPFANCIER NANO C、佳翼i9-GTR、阿卡西斯FA-TB34以及奥睿科SCM2T3-G40长宽对比(正面)


006.jpeg

CHIPFANCIER NANO C、佳翼i9-GTR、阿卡西斯FA-TB34以及奥睿科SCM2T3-G40长宽对比(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30 09: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5 金钱

眼不见为净,以后此类帖子不看了,眼馋 QQ图片20191130095551.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3 22: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5 金钱

佳翼i9-GTR的外观很漂亮。性能也还说的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10: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5 金钱

被投诉了,准备重做背包侠。原本子已送人,正在考虑是否自己入手一拥有雷3接口的本子,折腾折腾,享受下飞一般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6 19: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5 金钱

不如交换硬盘盒试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6 19: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SN750的4K不应该这么差劲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6 19: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5 金钱

不过这么对比下来 cf的盘还是精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联系我们(Contact)|手机版|萝卜头IT论坛 ( 苏ICP备15050961号-1 )

GMT+8, 2024-11-25 04:49 , Processed in 0.10110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