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7987|回复: 5

[已解决] wtg文件写入出错!请检查写入过程是否中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0 21: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TG求助
优盘型号: CZ880
优盘系统版本: win10
电脑型号: 联想Y400
模式: 传统 
错误代码: 我懒得写了
错误截图: -
显示 文件写入出错!请检查写入过程是否中断,传统模式,UEFI+MBR可以正常写入,但是UEFI+GPT就报错

logs.rar

2.68 KB, 下载次数: 3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2 09:1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PT报错很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2 15: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用MBR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8 22: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进展!!!实测发现:

在可移动磁盘本身是MBR分区表的情况下使用UEFI+GPT模式会提示:
Command:Dism.exe /Apply-Image /ImageFile:"J:\sources\install.wim" /ApplyDir:H: /Index:2
部署映像服务和管理工具
版本: 10.0.18362.1
错误: 1005
此卷不包含可识别的文件系统。
请确定所有请求的文件系统驱动程序已加载,且此卷未损坏。
可以在 C:\Windows\Logs\DISM\dism.log 上找到 DISM 日志文件

在可移动磁盘本身是GPT分区表的情况下使用UEFI+GPT模式会提示:
Microsoft DiskPart 版本 10.0.18362.1
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oration.
在计算机上: DESKTOP-JF5N7CA
卷 6 是所选卷。
DiskPart 成功地清除了磁盘。
指定的磁盘不是 MBR 格式。
请选择一个空的 MBR 磁盘来转换。

应该是Windows进行了某些改动,在5030版本之前我们都是默认使用UEFI+MBR模式的,而UEFI+GPT模式有着可以轻松跨大版本升级系统以及在Mac下的WTG可以正常打开Boot Camp控制面板等优势,因此自5030版本开始默认使用UEFI+GPT模式,所以才大量出现“文件写入出错!请检查写入过程是否中断!”的错误,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可移动磁盘请手动选择使用UEFI+MBR模式进行WTG(本地磁盘不存在此问题,继续首选UEFI+GPT)

以后应该也会加个检测,检测本机系统是UEFI启动还是传统BIOS启动,如果本机是UEFI启动那就默认用UEFI+GPT,如果本机是传统BIOS启动那就默认用UEFI+MBR

我们正在加紧研究如何让可移动磁盘正常使用UEFI+GPT模式,或许在新版本此问题将得到解决,敬请期待,感谢您的持续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8 22: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Hashimoto 发表于 2020-1-8 22:02
最新进展!!!实测发现:

在可移动磁盘本身是MBR分区表的情况下使用UEFI+GPT模式会提示:

我之前也反应过,论坛部署工具4800版本很正常,5030版本会报错的。请修复BUG,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9 08: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拂晓 发表于 2020-1-8 22:47
我之前也反应过,论坛部署工具4800版本很正常,5030版本会报错的。请修复BUG,谢谢。 ...

搜索了一下,论坛确实有相当多的用反馈可移动磁盘用UEFI+GPT模式出现“文件写入出错!请检查写入过程是否中断!”的错误,正因为是可移动磁盘所以大多是朗科、金士顿等4K差到爆炸的U盘,所以为了让他少走弯路我们的回答的重点就放在让他先换个U盘上了,也正因此才忽略了这个bug,昨天把我近半年来有这个问题的帖子能回复的都一一回复了下。
4800版本是用很古老的方式实现可移动磁盘WTG,当时Windows还不能支持可移动磁盘多分区多盘符,导致我们只能用了一种取巧的方法来支持,不过最大只能支持64GB容量的可移动磁盘盘用此模式,后面就改成更先进也更正规的方式来实现(一个350MB的ESP分区加上一个Windows系统分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联系我们(Contact)|手机版|萝卜头IT论坛 ( 苏ICP备15050961号-1 )

GMT+8, 2024-11-14 15:25 , Processed in 0.09543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