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9260|回复: 22

[折腾] 从选到装,一步步安装华硕机型光驱位硬盘托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3 02: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ord文本链接: http://pan.baidu.com/s/1o638OoM 密码: me0j

前言


    如何最大限度的扩展笔记本的储存能力,让更多的数据能够随机器携带,一直是笔记本用户非常关心的方面,目前笔记本出厂配置的硬盘容量已经以500G为主流,某些高端机型甚至SSD都上了数百G(眼馋),但是型号较老的机器仍然使用着320G,160G,120G甚至80G的机械式硬盘,应付目前主流的WIN7系统十数G,一部BDRIP或一个游戏几十G,高清剧集上百G的局面就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很多动手能力强的朋友已经自己购买大容量硬盘替换下了原来的配置,换下来的硬盘如何处理也成为了一个问题——即使是80G的容量那也是能储存一些东西的,浪费1M容量也是不可忍受的,


    咱家前一段时间也是苦于原配的硬盘容量太小,眼瞅着外接的仓库盘图标一个个由蓝变红,并且每次倒腾数据都要接硬盘底座,还得想着这个软件那个资料下一次用可能是什么时候,需要不需要放进仓库,于性入手了一块500G的笔记本硬盘作为主盘,原来的硬盘配了个光驱位硬盘托架继续发挥余热,正好最近华硕笔记本讨论区的很多朋友也跟咱家有同样的想法,发帖咨询的也不少,于是就把从选到买再到装的全过程总结成一个帖子,希望对想安装硬盘托架的朋友稍有帮助。

背景知识简介



一般来说,大家采用内外两种方式来让老硬盘继续发挥余热。


所谓内,就是在身内空间增加储存设备,或提高储存设备的容量,外是指外接储存设备。内部储存能力增加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对于一般的笔记本而言,内部扩展的储存能力对于笔记本的便携移动没有太大影响,缺点是能够扩展的空间不够,两个,至多三个可以增加储存设备的空间,基本上都只能容纳2.5英寸的硬盘,自然能够扩展的容量也受到限制;外接存储设备的优点是储存容量可以几乎不受限制,可以在多台机器上传输数据,但移动性稍差——即使是体积小巧的1.8寸硬盘,也是要单独占据一个空间的,并且使用移动硬盘盒有时候会出现比较尴尬的情况——程序没有响应,设备无法弹出,在这种情况下断电还是不断电,是一个需要消耗脑细胞的问题。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到底选择哪一种,还是要自己拿主意。


    接下来说说内部增加储存设备,对于体积比较大的机器,例如M17X,G73等游戏本,内部一般都有预留的第二硬盘空间,随配置不同有的是空置,有的是直接装了两块硬盘组RAID。一般15寸以下的机器只有一个硬盘位置,另外一个可用的空间就是光驱,以咱家自己来说,光驱的使用频率非常小,只有在装系统的时候才用一两次,那么拆下光驱换硬盘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说到光驱换硬盘,不得不提的名词就是“光软互换”,当年IBM的 TP600是最早应用“光软互换”理念的机器之一,堪称一代经典,光驱与软驱可以互换的功能既保证了与当时尚在流行的软盘与最新的储存介质CD-ROM兼容,并且有效的降低机体重量,之后的ThinkPad系列就沿用了这一技术,周边产品越来越多,光驱位电池,光驱位减重模块等等相继而生,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周边产品系列。

1005081514dc059a9889c9834e.jpg

抛开TP专门设计的光驱位周边不谈,其他笔记本厂商一方面也为自己的部分旗下产品生产了一些可互换模块,为了节省部件与开发成本,除了某些比较特别的机型之外,更加倾向于采用统一外形,统一接口的光驱产品,即我们所说的“通用型光驱”,而与“通用型光驱”外形相同,可以接驳硬盘,使用光驱数据与电源接口的转接器,则可以叫做“通用型光驱硬盘托架”,也就是本帖的主角了。

如何选择托架



    在动手之前,进行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来看我们的硬盘,现在仍然在大量使用的笔记本硬盘有两种硬件接口形式,一种是44pin的ATAPI接口,即我们所说的IDE,另外一种是串列ATA接口,即SATA,当然两种接口都有升级换代,例如SATA-I与SATA-II,但其硬件接口外形是一样的,并且向下兼容,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硬盘托架的时候,只要根据自己的硬盘和笔记本光驱硬件接口进行选择即可,亦即根据接口外形选择自己想要的产品。


    关于硬盘托架和笔记本自身能够支持的硬盘容量,一直是比较热点的话题,我翻了一遍945PM、PM965、PM45芯片组的datasheet,没有发现芯片组对于硬盘容量的限制,也就是说,只要硬件接口合适,目前的笔记本芯片组可以支持市面上已经有的全部硬盘,当然,这个结论仅对于芯片组而言,笔记本主板和硬盘的生产厂商很多,产品也是随批次随型号各不相同,不能保证从供电、元件等多方面都保证能够满足双方要求,本友会里也有一些更换硬盘失败的例子,大家可以搜索参考。一般来说,选择时下比较热门的硬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有些朋友说了,我不是很清楚自己的光驱是什么接口的,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硬盘托架,咱家昨天先给华硕客服打电话询问,未果,之后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对华硕F8机型采用的光驱接口进行了整理(很烦的工作),为什么只整理F8而没有华硕其他机型的呢?这是因为F8所采用的模具源于早期的华硕A8,小修小改制后沿用了A8-F8-N80-N81四款机型,从945PM一直到PM45,历经三代平台,硬件接口从IDE到SATAII,其散热能力比较受大家好评,F8也正好是光驱接口从IDE过渡到SATA的机型,比较有代表性,这样正好把A8-N81的机型也包括进去,对于使用这些机型的朋友们同样有参考价值。


    我们来看一下华硕A8,F8,N80,N81各机型平台光驱接口,感谢lionamc的建议


100508221321c559f34194da13.jpg




    需要说明的是,A8系列的机器基本上都是IDE的光驱接口,而F8V系列上市之后的机器,基本上用的都是SATA光驱接口,也包括华硕现在热卖的机器。



光驱对应的IDE和SATA接口长啥样?这里有两个图可以看一下





10050820280d045fbdb4271a3d.jpg


上图是IDE接口的光驱(网络图片)


1005082029b164c982964e2787.jpg

上图是SATA接口光驱

    通过图片和表格,应该能知道自己机器的光驱是什么接口了吧。



下面我们来看硬盘的接口


    硬盘接口也分为IDE和SATA两种,除特别情况外,用的都是9.5mm厚度,其中机械硬盘盘片直径尺寸为2.5英寸,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2.5寸盘,无论是SSD还是机械式硬盘,外形尺寸是一样的,即100.5mm长,69.85mm宽,9.5mm厚。

与光驱的IDE接口不同的是,硬盘的IDE规格接口是44pin的针式结构,而硬盘与光驱的SATA接口规格是一样的。


100508202938b9acc461584f79.jpg

上图是IDE硬盘接口(网络图片)

    已经确定了硬盘和光驱的接口,我们就要选择硬盘托架了,需要说明的是,硬盘托架也可以起到转接桥的作用,可以把硬盘的SATA接口转为光驱的IDE接口,也可以把硬盘的IDE接口转成光驱的SATA接口,当然也能把硬盘的IDE接口转成光驱的IDE接口或者把硬盘的SATA接口转成光驱的SATA接口(绕口令啊),只需根据手里的硬盘和光驱接口去购买硬盘托架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硬盘和光驱接口不同,那么硬盘托架相应的也会贵一点点,原因我们在后面阐述,在这里先来看看几种转接方式的设备图——不一定是硬盘托架里面用的,但原理差不多。



10050820316e90230138b4308d.jpg

IDE转SATA(网络图片)



1005082033faf6a0b38c037f8c.jpg

SATA转IDE(网络图片)



1005082034d71055b5bd222b0b.jpg

IDE转IDE(网络图片)

最后,我们再来选择硬盘托架的外形尺寸,硬盘托架的截面尺寸跟光驱必须是一致的,对于F8和A8,N80,N81来说,选择厚度为12.7mm的“通用硬盘托架”即可。一般来说,市场上最常见的托架的材质有两种,一种是全ABS材质,另外一种则是铝外壳+ABS,前者稍微便宜一些,至于其他品牌的,例如TP的UltraBay能不能用,咱家只能说不知道了

这里是光驱的几个尺寸,游标卡尺忘在公司了,拿尺子凑合一下。


10050820390238309b2baa6c04.jpg

长度,127mm,加上接口之后是128mm


1005082039ec03f57eebef9828.jpg

宽度,129mm



1005082040eeb11db82688031b.jpg

厚度,12.7mm



1005082040f6b21c266e94c290.jpg


1005082040388bd130a30043ce.jpg


1005082040a7db5626bdd9c680.jpg


有个切进去的部位,几张细节尺寸图


    OK,以上就是为F8选择的硬盘托架接口、尺寸等一系列的图和说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需要说明的是,外部尺寸允许1%左右的公差,没有问题的。



安装步骤


    前面废话了那么多,现在开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首先,强烈建议诸位一定要有一套好用的螺丝刀,至少需要十字0和十字00,一字3,3种规格的螺丝刀,不要用5块钱的地摊货凑数,螺丝拧花了就只有哭的份了。
比如我这套就很好用


1005082131abd2e52f4f45368b.jpg
插播个广告,本套螺丝刀是本友会秒杀活动奖品安力精密螺丝刀,产地为日本,共有6把,端地是刀头规整,质地坚硬,实在是居家旅行,拆机卸件的不二之选,想要的话,请多多关注本友会,多发好贴,多参加活动,就有机会获得~~~。


100508213107cc28c65ce3fd4a.jpg
这就是本次行动的主角——光驱位硬盘托架,这次买的内含托架一个,劣质面板一块,螺丝4颗,除了面板之外都有用处。

1005082131ef701dfcb45e61fd.jpg
扒干净了再来一张

1005082131a946ae19088724df.jpg
请注意这个小卡扣,后面会起到比较大的作用。

10050821311e2892e3e951fcaa.jpg
托架内部,接硬盘的SATA接口

100508213129a8a7c993ae4198.jpg
托架外部,接原光驱位的SATA接口

1005082131fea505ceaee14e21.jpg

1005082131150494ca811720c7.jpg
后面照和侧面照,注意螺丝孔,在下文中会有用处

1005082131f866869363d12fd4.jpg
正面照,共7个定位孔,5个有用

1005082227677988326c402368.jpg
首先拆卸机器的光驱,F8固定光驱的有两个螺丝,在红圈中,用十字0号螺丝刀拧下即可,一定记得保存好卸掉的螺丝

1005082131d98d4d792e95b66e.jpg
然后用指甲抠住缝隙,向外拉出光驱,需要的力度不是很大

1005082145a23cb05863278f58.jpg
就像这样


1005082131415e4e447bf131e0.jpg
被拆下来的光驱,先别收起来,我们还要拆卸两个零件下来

10050821316162a1ddbc81ea27.jpg

10050821469c4bc110ca5ffe05.jpg
首先是定位用的一个零件,光驱就是靠这个零件与我们拆下的两个螺丝相连接的,该零件被4个螺丝紧固在光驱之上,螺丝拧得比较紧,拆卸时要用力且小心

1005082131587846974978b8d4.jpg
用拉直的回形针或者细螺丝刀捅进光驱紧急弹出孔,轻轻按下,弹出光盘托架。

1005082131ce04ca5a659f3b2f.jpg
就像这样

1005082131a41cb3d43301cc37.jpg

10050821316e4c7ebce5a797c8.jpg
下面我们拆卸光驱面板,光驱面板共计有4个卡扣,其中两个是起到主要紧固作用,分别是上图的两个

10050821317f2096f3dc94bade.jpg
光驱面板拆卸难度稍大,首先用一字3mm螺丝刀向内推这个卡扣,并向上顶,直至松脱

1005082131e4d50b70a0caa645.jpg
然后再去拆卸这里的卡扣

100508213137b67f481302ac37.jpg
从细部图中可以看出,这里的空间实在是太小,不足以让卡扣产生足够形变,采用推顶方式比较难,不过没关系

100508213158ce7e52abec7bf9.jpg
我们用撬的,在卡扣右侧有一个大约4mm的空间,把螺丝刀伸进去,用杠杆原理轻轻的撬,让外壳产生一定形变,然后向外拉面板即可

100508213175b9013ba0873149.jpg

1005082131c28245ea748a1cd5.jpg
就是这么简单

100508213151d2343dfd29f399.jpg
把面板的卡扣对齐光驱位硬盘托架顶部的定位孔,按下即可,顺序无所谓,但要小心切勿折断卡扣。

10050821317ac25cde7feb5f8a.jpg
将拆卸下来的光驱固定件安在硬盘托架上,可以看到还是比较合适的

1005082131b1c7cee8b56c3952.jpg

10050821310bfbfbfa64cb52f2.jpg
至此,硬盘托架准备完毕

100508213167ddeffd47e0b95e.jpg
下面开始硬盘的安装,这里是我机器的老160G日立硬盘,托架和4颗螺丝钉,都有用处

10050821310d839c3f09642d61.jpg
将四颗螺丝安装到硬盘上,不要拧死

10050821317700863bb44f0939.jpg
这四颗螺钉是起到左右固定的作用的,看看硬盘托架里面对应的位置,有4个凸起(果然是山寨版,TP原装品可不是这种简陋的固定方式)

1005082131a938853ac990a099.jpg
裁下一小块1.5cm见方,1mm厚的泡沫塑料,放在图示的位置,这里对应硬盘内部是磁头定位线圈的位置,不过无所谓,主要是为了垫一下硬盘,避免直接与硬盘盒接触,起到简单的减震作用。

1005082131f9b2d3734c1ad4e2.jpg
调整好螺丝的长度,最好不要让硬盘左右晃动,把硬盘放入托架中,向接口方向缓缓平推,把硬盘插入接口

1005082131733b7e73a944d6d6.jpg
前面给特写的卡扣,安在这里固定硬盘,我们快要完工了

1005082227bbdb7846da95c120.jpg
再就是把硬盘托架插回笔记本内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插回的过程中,由于形变与外形尺寸问题,可能会导致插不进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要用蛮力,多试几个角度和姿势,要温柔

10050822278c8b11d6780ff467.jpg

好了,跟老光驱伙计合个影,说再见。

100508213147e899562c81af51.jpg
现在就可以开机了,从BIOS里面可以看到两块硬盘,一块是新的5K500.b,500G

1005082242a337f6e6aa53d958.jpg
一块就是原来的5K250,160G

来看看简单的HD TUNE测试
1005082149d37096e4ef1750dd.jpg


10050821498cf21389d5403c91.jpg

新买的5K500.b

100508215252f56f6ba65e9367.jpg
1005082149b184baaa68242299.jpg
1005082149e73ba11d8bb1d348.jpg
10050821497884a1056d2fe283.jpg


原来的5K250

通过上面的图文,相信诸位朋友已经知道如何装硬盘托架了,比换显卡、换U容易多了,是不是?

托架简单拆



    在托架的选择部分,曾经提过不同接口之间需要转换的托架价格比较高一点,在本部分,我会拆开托架看个仔细。

100508215461fe31831a9c7002.jpg
从这张照片上看,托架上只有三个小固定螺丝,用十字00号即可拆开。

10050821549fc5d3b843ce9004.jpg
三个小螺丝

1005082154478f9cc5117d185f.jpg
揭掉顶部的铝盖

1005082154f48e18e072e3fc58.jpg
把中间的ABS塑料部分拆下来,这里就是全部的东西了

10050821541acdca8c2be38f92.jpg
看看最关键的部分,SATA转SATA的电路板,就这些东西,除了一个贴片电容之外,没有任何芯片,说白了这块电路板就是焊了两个SATA口的直连电路,简单的一塌糊涂,成本也就几块钱

1005082155a245d5fbc7abaabd.jpg
再看看前面贴过的IDE转SATA的电路板,由于接口不同,有一枚控制芯片在上面,同时元件也更多一些,自然价格也就贵一点点,不过这块芯片的质量和效率会影响传输的速率,购买的时候了解一下用的哪块芯片,自己心里要有数

托架简单拆就到此结束,其实说白了托架里面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以认为是需求和市场催生的产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总结





    硬盘托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电脑配件,容易买,容易装,容易用,稍有动手能力的朋友就能买一个自己装上用,只不过在选择什么样的硬盘托架的时候,会有一些顾虑,希望看完这篇帖子,能够让有意向的朋友打消顾虑,买到合适自己机器的硬盘托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2: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勒个去......真有这么复杂??

有些图片没插进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5: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nkc3g4 发表于 2014-3-23 12:02
我勒个去......真有这么复杂??

有些图片没插进去

我试了几遍,也没搞进去,站长看看怎么编辑一下吧,要不就下word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5: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折腾我的本本也就320来着不过我的空间主要用在工作数据上,项目一完就可以清理了,之前刚把近60G的照片打包扔到微云上了,最终数据还是要留个备份嘛,10T空间可以存好多项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6: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企鹅 发表于 2014-3-23 15:37
果然折腾我的本本也就320来着不过我的空间主要用在工作数据上,项目一完就可以清理了,之前刚 ...

换1T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6: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辑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7: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想换本本来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8: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企鹅 发表于 2014-3-23 17:53
其实我想换本本来着

那就换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联系我们(Contact)|手机版|萝卜头IT论坛 ( 苏ICP备15050961号-1 )

GMT+8, 2025-1-9 11:56 , Processed in 0.10385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