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305|回复: 12

[已解决] WTG安装新系统时如何才能不重新分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1 07: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TG求助
优盘型号: DIY
优盘系统版本: WIN10 1909
电脑型号: DIY
模式: 传统 VHDX 
错误代码: 我懒得写了
错误截图: -
我是想把移到硬盘分成2个区,一个装系统一个装软件和其它数据。但是在重新安装系统的时候每次都要把整个磁盘全部重新分区,一些要用的数据每次都要重新复制到移动硬盘里。有没有办法像我说的那个分个区,装系统的时候也只动这个区分的内容,磁盘其它分区的内容不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1 21:5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我的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6 20: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制作时取消勾选重新分区就好了,但我们强烈建议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制作失败,或者制作成功但启动时无法引导或者蓝屏等各种bug。建议你先把文件拷贝出来,然后装WTG,然后再分区,然后再把文件拷贝进去。
另外不建议你将WTG盘用做仓库盘,容量本来就寸土寸金,那些几个月用不到一次的文件就不要让他占用宝贵的硬盘空间,其次WTG跨大版本升级很麻烦,所以可能经常需要重装,你放太多文件在里面就需要经常折腾数据(不过这个没啥,现在的硬盘按500MB/s速度算写入1GB文件也只需要2s左右,当然现实中肯定是大文件和小的零散文件混合的情况,但现在的硬盘性能已经非常强,就算拷贝大量文件也不需要很长时间)
另外,现在所有磁盘都建议使用传统模式(只要用最新版1909企业版镜像就算是可移动磁盘也能用传统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17: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Hashimoto 发表于 2019-12-16 20:32
制作时取消勾选重新分区就好了,但我们强烈建议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制作失败,或者制作成功但启 ...

请教两个问题:
1.跨大版本升级麻烦是指?
我最近重拾WTG,由U盘换成了970pro转硬盘盒的方案,用的传统模式安装;
970Pro直接插M.2接口和放硬盘盒,系统都能正常引导使用,也从1809升级到1909,过程与常规无异啊;
平常可以直接接电脑里获得更好的性能,偶尔频繁移动需求可以用硬盘盒转接,也算是换方案后的意外发现。2.目前国内定制型的CF/U小蜜,是否有实际验证或是模拟测试数据确认长时间使用的稳定性呢?
我之前用Mushkin 240G的盘办公使用WTG三年,后期时常感觉卡顿,也有出现高温时蓝屏掉盘情况;
我想会否是长期高温运行带来的性能下滑,这种高温情况,我去年购入CF使用时也有同样感觉,所以用没多久就换轻薄本,改做普通U盘使了~这种担忧也是重拾WTG时没再考虑U盘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17: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tommyzhong 发表于 2019-12-18 17:02
请教两个问题:
1.跨大版本升级麻烦是指?
我最近重拾WTG,由U盘换成了970pro转硬盘盒的方案,用的传统模 ...

补几张Mushkin使用的图
[url=][/url]
[url=][/url]
[url=][/url]

第一张是开始使用测试,第三张是使用三年后
Mushkin.png
Mushkin使用时间.png
Mushkin Ventura Ultra 240G外置.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17: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tommyzhong 发表于 2019-12-18 17:02
请教两个问题:
1.跨大版本升级麻烦是指?
我最近重拾WTG,由U盘换成了970pro转硬盘盒的方案,用的传统模 ...

1.就是你可以试试WTG如何从1903升级到1909这样,如果是微软官方工具制作的(相当于论坛的WTGA的传统加上UEFI+MBR模式),便无法升级。
2.CF和U小蜜我一直在用(最长的一个用了五年 还是塑料外壳 后来换了个金属外壳),并且出厂时也都会测试urwtest读写可靠性测试吧,肯定没问题的。
3.受限于主控芯片的制程比较落后(2246EN和SM2246XT是55nm,2258H是40nm),以及有性能的东西都会发热,所以目前固态U盘温度都比较高,别说固态U盘了,连一个普通的银灿IS903主控U盘都很烫手,人手55度就会感觉到很烫,而芯片的工作温度一般可以到90度。(我看过三星某款NVMe SSD的京东客服问答说了固态正常工作温度就会到90度,是不会损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17: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Hashimoto 发表于 2019-12-18 17:15
1.就是你可以试试WTG如何从1903升级到1909这样,如果是微软官方工具制作的(相当于论坛的WTGA的传统加上U ...

我这次是用论坛的WTGA的传统加上UEFI+GPT制作的,从1809升级到1909,也试过升级预览版19037,都跟内置盘没有差异;另外,NVME盘直插M.2接口,可以正常使用;那如果以外接WTG形式无法升级的话,是不是可以接入机箱升级?
我属于对降速很敏感的那种,800P跟NAND盘的差异对我来说是有感(后者开大文档还是有可能卡顿,1803打了熔断补丁后,4K降速我也以为是电脑故障了)所以温控的问题,自从Mushkin的使用经历后,我一直都还蛮在意的,就比如这次选970Pro,没选970EP;一是温控,Pro常规使用在50度以内,EP基本在70度+;再就是颗粒,放弃CF的原因之一也是MLC 1T没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04: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tommyzhong 发表于 2019-12-18 17:34
我这次是用论坛的WTGA的传统加上UEFI+GPT制作的,从1809升级到1909,也试过升级预览版19037,都跟内置盘 ...

其实没必要追求MLC,你可以看看现在主流的消费级SSD都是3D TLC,甚至企业级还先用上了3D QLC。在3D NAND闪存的时代,大容量TLC的寿命不亚于小容量的2D MLC。

我之前详细的写过关于TLC闪存的问题:

从SLC到MLC,从MLC到TLC,再到现在QLC,每一次都会有人都会鄙视本代技术,当下一代技术出现时候,又会说本代技术真香。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

制程越先进寿命越差,谁告诉你MLC一定比TLC寿命好的,寿命这个东西是由主控、算法以及使用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的,而不单单是由存储芯片所决定的。

另外就是,因为性能和寿命等方面的考量,小容量的盘还会继续用MLC只有1TB和2TB的产品会采用3D TLC闪存,并且会采用专为3D TLC闪存优化的SM2258H主控,配合DDR闪存。这样一来,采用3D TLC闪存的产品性能能达到和MLC闪存一样的水准,而且不开SLC Cache所以也不会有所谓的掉速问题,寿命的话因为容量大了所以理论上1TB 3D TLC的盘的TBW(总写入字节数)和512GB 2D MLC的盘几乎一样,2TB版本的寿命又翻了一倍,前提是每天写入同样多的数据。

正常人一天也就写进去几十GB吧,谁整天往盘里面读写几个T的数据啊......这寿命绝对够用了,何况还有终身质保,速度快了价格低了,用坏了直接找官方换新的岂不美哉?你怕啥。

说到这里那我们就来计算一下如果有人想故意的把寿命用光,然后就持续不断的擦写闪存,需要多久:

现在正常的64层TLC寿命可以达到800-1000PE,正常使用下来800PE会有,2TB=2097152MB(2*1024*1024=2097152MB),2097152*800=1677721600MB,平均下来写入速度是400MB/s,1677721600/400=4194304s,4194304/86400(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每天86400秒)约等于48.545天,当然这是持续写入的时间,还得有擦掉的时间呢,所以至少应该超过这个时间,而且还要找到能执行这项操作的程序,还要搭着时间精力电费,就为了恶搞一下厂商?真不值当的,我相信一定不会有这么无聊的人吧......

那让我们来算一下正常人这个盘,就算用10年对吧(我跟你讲你肯定用不到十年!不信走着瞧,不说10年,5年后出USB4.0的盘了你换不换?)咱就按十年算:

前面我们算过,这个盘的闪存芯片总共可以写入1677721600MB这么多数据,不考虑闰年的话,每年365天,用10年也就是3650天,1677721600/3650/1024约等于448.877GB/天,每天写入448.877GB这么多数据可以用10年,那要是用5年将尽每天可以写入1TB数据,关键是你转天还得擦掉,正常人谁每天往盘里写这么多数据,而且写完了转天还擦掉,然后再接着写,这么循环往复下去。

所以经过这么多计算,我们的结论是什么?就是哪怕用了3D TLC闪存,你的盘也绝对是寿命过剩的,真到了那时候可能先出问题的不会是闪存寿命,而且主控掉固件?或者USB头都给磨坏了吧......

寿命就不是我们作为消费者该担心的问题,这是厂商该担心的问题才对。正常使用,你能把寿命用完我服你(当然你要是闲的没事干故意擦写完所有寿命当我没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联系我们(Contact)|手机版|萝卜头IT论坛 ( 苏ICP备15050961号-1 )

GMT+8, 2024-7-29 20:21 , Processed in 0.08623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